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施濤明)2025年10月5日12時許,家住花垣縣的吳女士收到一份陌生快遞后被騙5782元。在收到快遞后,吳女士拆開包裝里面裝有一個印有“某東商城活動”字樣的紅色信封,信封提示“掃碼可領取活動獎勵”。吳女士未加核實便掃描了信封上的二維碼,隨后下載了名為“pohonp”的APP。在APP內(nèi)輸入信封附帶的“中獎編碼”并注冊賬號后,她被自動拉入一個“廣告推廣群”。

不久,群內(nèi)客服“小靜”以“發(fā)放專屬福利”為由,主動添加吳女士為好友。在索要了吳女士的姓名、手機號碼及支付寶賬號后,客服推薦其參與“廣告推廣任務”,聲稱完成1單即可獲利9.8元。吳女士見有利可圖,便按照對方要求完成任務,期間累計獲得11筆返利,共計419.78元。
10月7日,客服“小靜”突然告知吳女士“任務可升級”,聲稱“只要充值就能提高每單獎勵金額”。吳女士輕信后,通過微信掃碼分兩筆向對方轉賬,分別為490元和492元,合計982元。
隨后,客服進一步誘導吳女士“升級為全國代理,可享受分紅權益”。吳女士再次按照要求,通過某銀行APP向一個名為“某市燈具經(jīng)營部”的賬戶轉賬4800元。緊接著,客服以“賬號異常,需轉賬4500元修復,修復后所有款項將全額退回,還額外返利22500元”為由,要求其繼續(xù)轉賬。此時吳女士終于察覺不對勁,立即停止操作并向派出所報警。
作案手法拆解
1.利誘掃碼引流:通過“陌生快遞+知名平臺活動”包裝,用“掃碼領獎”為誘餌,誘導受害人下載虛假APP,完成初步引流。
2.小額返利獲信:以“低門檻、高見效”的小額任務返利為手段,逐步獲取受害人信任,降低其防范意識。
3.階梯式誘導轉賬:先以“任務升級”誘導小額充值,再用“代理分紅”吸引大額投入,最后以“賬號修復、額外返利”為由,試圖騙取更多資金。
4.虛假主體掩蓋:用無關的個體工商戶賬戶(如“某市燈具經(jīng)營部”)接收轉賬,掩蓋詐騙團伙真實身份。
反詐警示
1.警惕“掃碼領獎”陷阱:凡是陌生快遞、傳單、短信中附帶的“掃碼領福利”“掃碼抽大獎”鏈接,均可能是詐騙入口,切勿輕易掃描。
2.勿信“低投入高回報”:“做任務賺傭金”“充值升級提收益”本質是“刷單詐騙”變種,先給小額返利是為了套取更大資金,切勿貪心。
3.核實平臺與賬號真實性:若收到“知名平臺(如某東、某寶)活動通知”,需通過平臺官方APP、官網(wǎng)或客服電話核實,切勿通過陌生鏈接、非官方APP操作。
4.遇“轉賬修復”立即停手:凡是以“賬號異?!薄皟鼋Y”“需充值解鎖”為由要求轉賬的,無論對方承諾多少返利,均為詐騙,應第一時間停止操作并報警。
責編:李穎
一審:王薇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









